项目名称:年产 1,520 万套汽车安全系统核心部件全产业链配套项目(临山镇 3 号水库二期地块)
建设内容:本项目规划建设汽车安全系统核心部件生产车间、办公楼以及配套附属用房,并配套供配电、给排水、消防、道路、绿化等公用工程。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汽车整车行业恢复增长,公司主要客户对公司产品需求逐步扩大,公司销售规模持续增长。2021-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31.09%和 33.33%。2024 年以来,公司经营业绩继续保持快速地增长,2024 年 1-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 131,009.00 万元,同比增长 60.80%,归属于母公司纯利润是 19,071.27 万元,同比增长 62.87%。
公司今年获得了某欧洲知名汽车制造商 S 客户定点供货通知(详见公司于2024 年 7 月披露的《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定点公告》(公告编号:2024-049)),该客户涉及的订单预计将于 2027 年开始批量供货,并在 8 年生命周期内合计供货约 750 万套安全带、600 万套安全气囊。
公司持续取得新客户和老客户的定点项目表明客户对公司在被动安全系统方面的项目研发、生产制造、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认可。当前随着全球供应链格局变化,各大国际车厂积极寻求头部的自主品牌供应商已成为近年显著的趋势,逐步打破了安全系统领域固有的寡头垄断的格局,为我国自主品牌供应商参与国际大市场提供了有利契机,为公司长期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根据近年公司的产销情况,同时结合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和公司目前已获定点开发项目未来新增的生产需求,公司提出年产 1,520 万套汽车安全系统核心部件全产业链配套项目(临山镇 3 号水库二期地块)的建设,本次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扩大公司生产能力,满足一直增长的下游市场需求,提升公司产品对整车厂生产配套的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并占据更多汽车安全系统商品市场份额,保证公司供货能力。
2、行业进入“深度国产替代”新阶段,项目有利于公司提升自主品牌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产品占有率,抢占市场占有率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尤其是零部件产业已确定进入“深度国产替代”的新阶段,由此前整车装配、内外饰基础零件、核心零件合资模式过渡到高壁垒核心零部件的深度国产化,但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尤其是产业壁垒较高、具有整车动力性和安全性要求的零件上,仍然被外资厂商主导。
根据思瀚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在汽车安全领域方面,奥托立夫市场占有率约 40%;均胜电子在收购日本高田公司资产之后成为汽车安全领域第二大供应商,市场占有率约 30%;采埃孚市场占有率约 17%,前三大供应商合计占据 87%以上市场占有率。国内本土安全系统厂商因为发展时间尚短,产品自主率较低,行业全球竞争力较弱,业务规模较小,国产替代的市场空间巨大。
随着我国自主品牌整车厂的发展和汽车产业零部件的自主化,公司通过多年不断的自主研发以及与整车厂长期合作,突破了外资品牌的长期技术垄断,实现了汽车安全系统产品的自主化生产。公司也已经从自主汽车品牌向合资、外资品牌拓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公司凭借产品成本优势、先发优势及整体配套优势,沿着“自主品牌低端-自主品牌高端-合资品牌-外资品牌”战略方向,加速开拓新客户,进一步巩固、扩大和提升公司在汽车被动安全系统行业的知名度及行业地位。
汽车安全部件的发展主要受到汽车产销量增长与汽车安全配置渗透率提升的双重影响。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跃居全球第一,为汽车安全产品的市场空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相较于重庆光大产业有限公司、沈阳金杯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等国内同业公司,在质量认证、产能扩张等方面都具备较强竞争力,在未来汽车安全系统国产替代的潮流中具备先发优势,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公司积极扩大业务规模,推动国产替代进程,更快的抢占市场份额。
公司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产品技术性能能够很好的满足目前国内大部分汽车配套的要求,公司高端产品技术性能能够为车型提供较高汽车安全系统评分。随着我们国家汽车被动安全市场需求容量的迅速增加,本次年产 1,520 万套汽车安全系统核心部件全产业链配套项目(临山镇 3 号水库二期地块)将在稳固现有产品的基础之上,升级产品结构,提升公司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能力,实现用户需求,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内容,公司本项目未涉及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9 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第10 号令)提出,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要在结构调整中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将内部配套的零部件生产单位逐步调整为面向社会的、独立的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在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要逐步形成系统开发能力,在一般汽车零部件领域要形成
先进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制定零部件专项发展规划,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促使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形成专业化、大批量生产和模块化供货能力;对能为多个独立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配套和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国家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融资以及兼并重组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中国制造 2025》《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诸多产业政策,引导和扶持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产业升级、智能制造等战略布局。其中《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形成若干家超过 1,000 亿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到 2025 年,形成若干家进入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
综上,本项目主要产品为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产品,本项目紧紧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展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汽车行业产业链较长且涉及行业众多,带动经济增长能力较强,在全球主要经济大国的产业体系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全球汽车产业仍以燃油车为主,已步入成熟期。汽车产业集中度较高,市场主要由丰田、大众、现代、通用、福特等数十家国际整车厂商主导。
2011-2017 年,全球汽车产销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8-2020 年,受全球芯片短缺影响,全球汽车产销量出现下滑;2021 年,芯片短缺问题相对有所缓解,全球汽车产销量恢复正增长;2022-2023 年,全球汽车产销量整体保持波动上涨态势。
我国的汽车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经济整体实力的支柱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增加财政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2011-2017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8-2020 年,由于购置税优惠政策全面退出、宏观经济增速回落、中美贸易摩擦、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和芯片短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相对下降;2021-2023 年,随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基本消除和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汽车产销量保持稳定增长。目前,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一,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相关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汽车行业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新能源汽车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而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发展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领先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大国。2015-2023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产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32%和52.43%。2023年实现产量958.70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比例为31.48%;实现销量 949.50 万辆,占全国汽车销量的比例为 31.86%。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增长将有力推动我国汽车行业整体发展,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必经之路。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为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内的合资整车厂掌握的传统汽车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等核心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新兴的国产自主整车厂想进入传统汽车领域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难度较大。而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在于电池、电机和电控,合资整车厂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储备较少,国产自主整车厂在技术水平上能够迅速追赶上合资整车厂并实现反超。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为我国国产自主汽车品牌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中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远超主流合资品牌,以乘用车市场为例,2018-2023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占全部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比例始终保持在 70%以上,2023 年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 655.35 万辆,远超合资品牌的 40.12 万辆。整体来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先发优势较大,未来发展前景较好。
随着整车制造企业向整车研发、设计、组装的专业化生产模式转变,其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愈发依赖外部零部件供应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逐步独立于整车制造企业。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规模庞大、技术力量雄厚、资本实力充足、产业集中等特点。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均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研发力量,如德国的博世、采埃孚、大陆、巴斯夫;日本的电装、爱信精机、松下等跨国零部件巨头,引导世界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方向。
根据《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披露数据显示,2023 年度全球前十大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营业收入合计 3,806.66 亿美元。根据 Expert Market Research 的数据,202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约为 3,800 亿美元,预计到 2026 年将增长至 4,530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2.97%。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规模扩大和全球化采购迅速增长,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品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我国已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成为重要的生产和供应基地。
尽管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但是其相对于我国快速发展的汽车整车制造业仍略显不足。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占比汽车制造业比例维持在 45%左右,整车制造收入和零部件制造收入比例接近 1:1,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 1:1.7 的整零比例相差较大,我国汽车零部件占整个汽车产业的比重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汽车行业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
一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发展迅速,部分核心技术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推动国内零部件厂商市场份额上升,以动力电池为例,根据 SNEResearch 的报告,2024 年 1-8 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前十的企业中有六家为中国企业;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汽车厂商,尤其是外资背景厂商(独资以及中外合资)的供应链相对稳定,国产零部件厂商想切入较为困难,而新能源汽车行业涌现出的一批国产造车新势力更偏好具备成本优势的国内零部件厂商,能够带动本土供应链发展,提供国产替代的机会。
因此随着未来国内汽车零部件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新能源汽车行业进一步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厂商有望突破外资背景厂商的技术垄断,汽车零部件行业将迎来国产替代的机会。
此外,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起步较晚,国内企业在企业规模、制造技术等方面滞后,汽车零部件进口依赖程度较高,但随着国内汽车零部件技术的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迎来国产替代机会,2023 年进口金额为 1,935.10 亿元,同比下降 6.90%。出口方面,随着中国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地位持续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持续增长,2023 年出口金额为 6,165.86 亿元,同比上升13.94%。因此进口国产替代和出口稳步增长有望拓展汽车零部件行业增长空间。
公司自设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保持与国内外主流整车厂开展技术和业务合作,并从中积累了丰富的汽车安全带总成研发和生产经验,较早地突破了预张紧安全带技术,并且搭载多种车型在C-NCAP 测试中取得 5 星安全评价。在安全气囊和方向盘研发上,公司拥有行业内多名资深领军人。
公司设有产品设计开发部门、CAE 仿真和系统集成以确保产品开发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同时引进国际先进的装配设备,以提升安全气囊和方向盘的装配线的自动化率及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公司在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对研发试验室进行升级改造,通过积极引进价值千万的伺服加速台车测试系统等国内外先进设备,实现公司被动汽车安全系统产品的技术升级。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公司拥有有效专利 108 项,并且公司试验室已通过了 CNAS国家试验室认可。
4、公司拥有优质稳定的客户合作关系以及充沛的项目及订单储备,为本次项目产能消化提供了充分市场保障
整车制造企业作为大批量连续生产型企业,且国家法律法规对整车产品有严格的强制标准和安全要求的情况下,整车制造企业在选择零部件供应商时,一般需要经过长期、严格的认证,从产品的供货能力、供货质量、生产管理等方面考核其供应商。
被动安全系统产品是整车的一个必备部件,整车厂对被动安全产品生产企业的供货能力和供货质量都要求较高,因此,只有具备较大生产规模和较强质量保证的供应商,且经过整车厂 1-3 年的背景调查、试样和小批量供货等审核环节后,才能成为整车厂的合格供应商。
由于整车制造厂商对其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有着严格的资格认证,其更换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转换成本高且周期长,因此双方形成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对稳定。
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已与国内主流汽车整车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车、北汽福田等主流汽车品牌整车厂。同时,在新能源汽车板块方面,公司亦积极协同整车厂进行新能源汽车的被动安全系统开发,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已成功定点配套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长城新能源、吉利新能源、奇瑞新能源、理想汽车、合众汽车、零跑汽车、蔚来汽车及比亚迪汽车等品牌车型,为进一步提升在新能源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配套份额及新客户的开拓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今年获得了某欧洲知名汽车制造商 S 客户定点供货通知,该客户涉及的订单预计将于 2027 年开始批量供货,并在 8 年生命周期内合计供货约 750 万套安全带、600 万套安全气囊。
综上,公司目前优质稳定的客户合作关系、充沛的项目和在手订单需求为本项目的产能消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公司下游整车厂客户对汽车安全系统零部件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公司自成立以来,在质量检验体系及其设备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在生产过程控制、生产工艺技术、生产装备水平、检验测试手段、清洁生产等方面都在行业处于领头羊,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和品质保证体系。
公司通过IATF16949:2016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保证产品的品质及稳定性;每批产品都经过严格测试后才能出货,有效保证产品性能安全、可靠。公司依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持续的质量控制措施、可靠的技术支持服务和客户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信任关系。
本项目建设期为 3 年,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达产后,能够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入。
截至本报告出具日,本项目涉及的立项备案、环评批复等相关手续尚未办理完成,公司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合规办理。
完整版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部门及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条件及方案、项目投资及资产金额来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等方面逐一进行研究论证,以确定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为项目投资主体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